head

首页 > 地震频道 > 地震科普 > 科普活动 > 防震减灾知识大赛

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,助力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——娄底吉星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纪实

湖南省2021年度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巡礼

(专题宣传报道)

: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。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,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,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,把普及科学知识、弘扬科学精神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,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良好氛围。

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是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,学校是人生的重要驿站,老师是孩子的人生向导,给孩子讲好防震减灾知识,能够有效提升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重大灾害事件应对能力,达到“教育一个孩子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整个社会”的良好社会效益。怎样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?怎样有效发挥学校科普示范作用?省地震局从2021年新认定的我省9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选取7所,把它们的先进经验推荐给大家,期望对广大学校、教师及科普工作者有所启发。

一、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,助力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——娄底吉星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纪实

二、科普教育进校园,防震减灾护师生——郴州临武县第三中学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纪实

三、营造地震科普氛围,强化师生防灾意识——石门县第三完全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纪实

四、建立地震科普长效机制,发挥教育示范带动作用——石门县第二中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纪实

五、强化科普队伍建设,提升地震应急能力——益阳龙洲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纪实

六、抓细抓实防震减灾科普,持之以恒建设平安校园——天心区仰天湖中建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纪实

七、待续

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

助力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

娄底吉星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纪实

娄底吉星小学坐落于娄底市娄星区吉星南路吉星金融广场西侧,占地面积45.06亩,总建筑面积2.2万多平方米,总投资8500余万元。现有71个教学班,学生3985人,在编教职员工150人。学校布局合理、环境优美、功能完备,教学楼等建筑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。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、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校、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集体等。


娄底吉星小学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,积极申报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,2018年10月被评为湖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,2021年12月被评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。学校在各级地震部门的指导下,扎实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,深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,提升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,达到了“教育一个孩子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整个社会”的目的,助力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。

一是学校重视,机构健全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,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抓实抓细。成立了以校长、支书为组长,安全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。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。


二是设施过硬,经费到位。学校教学楼、综合楼、体艺馆、田径场、图书室、网络计算机室、心理辅导室、科学实验室、多功能报告厅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,校园建筑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,安全疏散标志齐全,应急避险场地达标。学校每年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安排专项经费,保障工作正常开展。

三是深入宣传,增强意识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、电子标语、黑板报等形式,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、广度和深度,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,做到师生人人皆知。学校还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,邀请专家来校讲课等机会,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,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。

四是强化演练,提升能力。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、防灾减灾日、唐山地震纪念日等特殊时段,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,防震减灾手抄报设计比赛,参观科普展览等活动,掌握防震减灾科学知识;组织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,师生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、步骤,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,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能力。



五是完善制度,持之以恒。学校完善防震减灾教育和演练制度(每学期至少一次),把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安全教育课程,配备足够的科普教师,利用班队活动课、科学课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,以课程做保障,推进防震减灾教育深入持久开展,让防震减灾知识入脑入心。(娄底吉星小学)

相关阅读
fo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