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

首页 > 地震频道 > 地震科普 > 科普知识

地震预报的现状

地震预报是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、地点、震级的预报。

我国将地震预报分为长期、中期、短期、临震预报四个阶段:

长期预报——指对未来10年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。

中期预报——指对未来1-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。

短期预报——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、地点、震级的预报。

临震预报——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、地点、震级的预报。

目前我国对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,但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。

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,目前只有中国、日本、美国、俄罗斯、土耳其等少数国家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,各国在预报理论上大致相同,没有重大突破。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》规定,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:

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,由国务院发布。

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,由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。

我国是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。1975年,我国成功预报了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.3级强烈地震,并在震前果断地采取了预防措施,使这次地震的伤亡和损失大大减小了。海城地震预报是被联合国确认为人类唯一的准确地震预报。此外,我们对1976年松潘-平武间的7.2级、6.7级、7.2级地震,1976年盐源-宁蒗间的6.7级、6.4级地震,1995年辽宁岫岩5.5级地震,1996年丽江7.0级以及1998年宁蒗6.2级地震群等许多破坏性地震,也都做过不同程度的预测。(海城地震预报图片)

在世界上其他国家,包括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,地震预报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。
相关阅读
foot